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90年意大利世界杯官方纪录片,以及90年世界杯赛程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顶印有中国国旗和奥运五环标志的帽子,他(邓小平)戴了很久很久。”伍绍祖说。
|作者:崔隽
|编辑:许晔
|编审:凌云
今天是邓小平同志逝世25周年。
在北京冬奥会行将圆满落幕之际,很多人想起了小平同志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关怀与支持。邓小平是中国最早明确提出申办奥运会的领导人,奥林匹克事业在中国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他的倡导和推动。同时,邓小平自身也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体育迷。在这样一个日子,我们回顾他的体育往事和奥运情缘,以资纪念。
铁杆球迷,拒绝“剧透”
邓小平对足球运动情有独钟。
早年赴法勤工俭学时,有一次为了去现场看球赛,邓小平拿出生活费买了一张门票。后来他对女儿邓榕回忆说,5个法郎是一天的饭钱,而且看球时坐的位置最高,连球都看不清楚。但直到晚年,他还记得那次比赛的冠军是乌拉圭队。
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中,邓榕描写过父亲爱看球赛的习惯:“解放后,他一直是足球的热情观众,有球必看,连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娃娃队的比赛,他也去看。不但他自己去看,还带着我们去看,看不懂也要去。我们小时候就大半坐在休息室中喝汽水。慢慢地大了,也都成了看足球的‘瘾君子’了。”
·正在看球的邓小平(前排左一)。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1974年夏天,邓小平观看了关于第十届世界杯足球赛的纪录片《世界在你脚下》。原国家体委负责足球工作的陈家亮回忆:“在放片的3个多小时中,他一直没有休息。他也很少问我问题,话不多,有的时候看到尽兴处就很简短地来个评论。”看完后邓小平似乎意犹未尽,马上问:“还有什么?再放!再放!”“于是我们一点都没休息,马上把带来的世界杯决赛等纪录片放给他看。”陈家亮说。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的首次露面,也是在一场足球赛上。1977年7月30日,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决赛,交手双方是内地和香港的球队。等待开赛的过程中,忽然,主席台传来一阵欢声,原来是邓小平来看球赛了。现场有8万多名观众,他们纷纷站起来,向主席台方向翘首张望,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1977年7月30日,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以看球赛的方式首次在公众场合露面。图片来源:新华网。
在半场休息时,邓小平向随行人员指出:“你们可以派几名裁判去德国学习,要培养国际裁判,提高裁判水平。”在赛后接见运动员时,他说,今后要走出国门,通过打比赛,学习先进,积累经验,尽快提高我国的足球水平。
邓小平十分关注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早在1952年,他就曾表示,希望国家足球队严格训练,打好基础,尽快培养出一批优秀教练和球员。1985年,看了几场国际足联16岁以下世界锦标赛的实况转播后,邓小平说:“他们踢得很有朝气,是世界足球运动的希望。中国队也踢得不错。我们中国足球运动要搞上去,要从娃娃、从少年抓起。”
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据邓榕回忆,当时邓小平正好已经退休,“这下有时间了,连实况带录像,一共转播了52场,他看了总共50场球,可算是过了瘾了。”
看比赛录像时,邓小平拒绝被“剧透”。他专门嘱咐身边人不要将比赛结果告诉他,保守比分秘密。他还会把《体育报》放在一旁,特意不看赛事报道。儿子邓朴方曾说:“足球比赛充满了悬念和不确定因素,这让父亲很喜欢。足球比赛弱队也许会赢,强队也许会输,这是足球有意思的地方。”
“能打桥牌证明头脑还好,
能下海证明体力还好”
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分管体育工作时提出,要把群众体育搞好,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他自己就是群众体育的践行者、爱好者,最喜欢桥牌和游泳。
打桥牌是邓小平上世纪50年代主政西南时学会的,此后成了他一生的爱好。这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智力运动,邓小平尤其喜欢与高手打,这样即使“输了也有味道”。
·桥牌桌上的邓小平。
1981年,世界桥牌冠军、美籍华人杨小燕曾到北京与邓小平、万里等打桥牌。在那次切磋中,他们连续对阵四五个小时。杨小燕发现邓小平对“精确叫牌制”非常熟悉,牌风也让人难忘。
2004年,她接受采访时回忆:“邓小平先生打牌最认真。我跟他一共打过4次牌。邓先生打牌思路清晰,牌风稳健,显示出充沛的精力和过人的智慧,这在近80岁的老人中,是十分令人吃惊的。邓先生牌品极好。和他打牌,你会觉得他像个祖父一样。”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开始举办“运筹与健康”老同志桥牌邀请赛,邓小平曾多次参加。原国家体委主任、党组书记伍绍祖曾回忆比赛中的邓小平:“他凭借几十年打桥牌的深厚功力,始终掌握着牌桌上的主动权,结果使对方以0比20败北。”
1986年8月5日,邓小平会见日本自民党最高顾问二阶堂进。谈到个人身体状况时,他语带诙谐地说:“我测验自己的身体靠两条。一条是能不能下海,一条是能不能打桥牌。能打桥牌证明头脑还好,能下海证明体力还好。前不久香港传说我病了,股票就下跌。其实他们很容易知道我身体好不好。只要知道我在打桥牌,夏天还在游泳就行。”
除了打桥牌,邓小平还酷爱游泳。邓小平的警卫张宝忠曾回忆:“每到北戴河他就要下水,还特别喜欢下雨的时候游泳,浪越大越往里面钻,身体好的时候一气能游一个多小时。”
·正在游泳的邓小平。
随着邓小平年龄增大,水温达到22摄氏度,工作人员才允许他下海游泳。“有时候小平同志询问水温,我们谎称只有20度,他经常会质疑,‘不可能吧,这么好的天气,只有20度?’后来,工作人员限制他一次只能游40分钟,到了时间,就有人在岸上摇旗提醒,可他总说‘摇早了,摇早了’。”张宝忠说。
邓小平曾说:“我不喜欢室内游泳池,喜欢在大自然中游泳,自由度大一些,有股气势。”女儿邓林也曾在一次采访中说,邓小平最喜欢大海。“他不喜欢在游泳池里游,因为游泳池太小,水是死的。”邓林说,大海不同,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有一种搏击的感觉,“这跟父亲的性格很像,爸爸愿意顶着风,迎着浪,钻进水里;勇往直前,游向大海的深处。”
1992年夏天,88岁的邓小平最后一次来到北戴河。当时他特别想去游泳,不断问身边人天气怎样,水温怎样。最终医疗组还是同意他下海了。邓林记得:“1992年,那一年爸爸一共下海八次,每次大约四十五分钟。”这是他一生最后一次在大海中游泳。
·1992年,邓林在北戴河为邓小平拍的照片。
在那次北戴河的行程里,邓林为邓小平拍了一些照片,其中有一张的图片说明是这样写的:更多的时间里,他就这样坐在房前,恋恋不舍地望着苍茫的大海。
“中国办奥运的决心下了没有?”
1984年10月,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庆祝活动,这是他第二次与邓小平见面。
“在天安门城楼上,邓小平对我说,中国能参与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这样的世界性体育大赛,大大提升了中国人的尊严。”在萨马兰奇的记忆中,那一天邓小平非常高兴。
那年8月,中国代表团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夺得15枚金牌。警卫张宝忠记得,邓小平十分关注中国选手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但凡有比赛转播,他场场不落,“兴之所至还会给体操和跳水选手打打分数”。张宝忠说,从电视中看到萨马兰奇将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挂到许海峰胸前,“小平同志非常兴奋”。
·洛杉矶奥运会,萨马兰奇将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挂到许海峰胸前。
在洛杉矶奥运会期间,邓小平曾说:“现在看来,体育运动搞得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奥运会)鼓舞了这么多人,吸引了这么多观众、听众,(我们)要把体育搞起来。”
中国也要举办奥运会,是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分管体育工作时就提过的想法。
首先是名正言顺的问题。1974年,在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邓小平提出要恢复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合法席位。他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真理在我们这一边,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包括国际奥委会,把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排除在外,这样对待中国是不平等的。
1979年4月,中国奥委会代表何振梁在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上提出:“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只承认一个中国奥委会,即设在北京的奥委会,而台湾方面的体育组织作为一个地方机构,单独参加国际体育组织活动,台湾方面必须履行改名、改旗、改歌的‘三改’条件。”根据中国的提议,同年11月26日,在奥委会名古屋会议上解决了我国在奥委会中的合法权利问题,允许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性组织在国际体育组织中有其席位。
何振梁后来回忆:“这一方针由小平同志亲自拍板,是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在体育领域中的体现。”萨马兰奇曾表示,国际奥委会找到了台湾参加奥运会的解决办法,这项成果是无先例的。
1990年,中国承办了第11届亚运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承办的大型洲际运动会。在视察刚建好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时,邓小平向体委的工作人员问道:“中国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建设了这样的体育设施,如果不办奥运会,就等于浪费了一半。”
·邓小平视察亚运会场馆。
在那次陪同视察的过程中,伍绍祖印象最深的是,邓小平一下车就说:“我这次来是看看到底是中国的月亮圆,还是外国的月亮圆。”视察完后,他坚定地对大家说:“看来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比外国的圆。现在有些年轻人总认为外国的月亮圆,对他们要进行教育。”
伍绍祖事后回忆:“我知道,小平同志早在70年代就表示过,中国应该办奥运会。但在亚运会还没有办完的情况下,是否申办奥运会,有些同志还有疑虑。由于小平同志的过问,促成了申办奥运会的决策。”
他还向媒体讲过一个细节:“北京举办亚运会期间,小平同志十分关心这一盛会,一顶印有中国国旗和奥运五环标志的帽子,他戴了很久很久。”
1991年2月26日下午,中国奥委会在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举行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北京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很快,2月28日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奥申委的报告;3月18日,北京奥申委宣告成立,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但申奥之路并不平坦。1991年,中国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承办2000年奥运会申请书。两年后的蒙特卡洛国际奥委会第101次会议上,北京以两票之差败给悉尼。申奥代表团回国做了汇报,邓小平沉默片刻,以平静的口气勉励他们说:“申办不成,没有关系,总结经验。”
直到2001年7月13日,中国才终于圆了奥运梦。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那是一个充满喜悦与激动的不眠夜。
2008年8月3日,奥运圣火来到邓小平故里,四川广安。人们聚集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广场,条幅上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告慰小平同志,奥运梦想实现了。”
·2008年8月3日,两位奥运火炬手交接后向邓小平铜像鞠躬。图片来源:新华社。
如今,中国举办的第二次奥运盛会正在进行,北京已是历史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从2008年到2022年,透过奥运之眼,世界看到了更开放、更自信、更从容的中国,中国为全球奥林匹克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资料来源:中央文献出版社、新华网、中国青年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