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新浪网体育nba,以及新浪体育nba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罗斯复出
北京时间4月9日,公牛大将德里克-罗斯复出,他们在客场意外败给魔术,东部第三的位置让给了猛龙;奇才客场轻取76人;步行者客场大胜尼克斯,保持进季后赛的希望。以下是这三场比赛的综述:
奇才119-76人90
奇才(45-33)四连胜。布拉德利-比尔拿下了21分,约翰-沃尔缺阵,雷蒙-塞申斯首发,得了19分7次助攻,马尔辛-戈塔特18分、7个篮板和6次助攻,保罗-皮尔斯10分。全队7人得分上双。
76人(18-61)七连败。罗伯特-科文顿拿下了27分,是先发五虎中唯一上双的。替补出场的杰森-理查德森17分,托马斯-罗宾逊11分12个篮板。
双方的交手没太大悬念,奇才早早拉开差距。奇才以一波11-3开局,全场领先。首节过后,他们以35-24占优势。
此后奇才不断拉开差距。半场结束时,他们以70-54领先。
第三节双方差距一度达到20分以上,奇才以95-77进入最后一节。
第四节过半时,拜纳姆近距离投篮命中,奇才以110-83领先了27分,胜负早无悬念。
步行者102-尼克斯86
步行者(35-43)三连胜,与前八还有1场的差距。乔治-希尔得了20分、6个篮板和5次助攻,CJ-迈尔斯13分,罗伊-希伯特11分11个篮板,大卫-韦斯特11分6个篮板。替补出场的保罗-乔治10分,路易斯-斯科拉11分9个篮板。
尼克斯(15-63)惨败,垫底的位置不变。朗斯顿-加洛韦19分,安德里亚-巴尼亚尼15分6仃篮板。蒂姆-哈达威替补出场,得12分。
步行者向季后赛发起最后一冲击,连保罗-乔治都复出了。
乔治仍替补出场,打了15分钟左右,表现不俗。不过面对尼克斯,甚至用不着乔治,他们早早拉开差距。
首节步行者就以26-14取得两位数的优势。从第二节起,步行者保持两位数的优势,以54-38结束上半场。
乔治在第三节结束前两罚两中,步行者连得4分,以83-55遥遥领先。
最后一节步行者撤下了主力,尼克斯才开始发威,但为时已晚。
公牛103-魔术105
公牛(46-32)二连败,战绩与猛龙相同,屈居东部第四。吉米-巴特勒得了19分,德里克-罗斯复出,得9分2次助攻,保罗-加索尔15分9个篮板。替补出场的塔基-吉布森和尼科拉-米罗蒂奇各得15分,阿隆-布鲁克斯13分。
魔术(25-53)三连胜。维克托-奥拉迪波拿下了23分,尼科拉-乌切维奇22分7个篮板,埃尔弗里德-佩顿17分、9个篮板和9次助攻。
公牛还要为排名而战,但遭到了魔术顽强的阻击。
双方在最后时刻分出胜负。前三节公牛略占上风,以87-79领先。
最后一节公牛失去手感,本节打了近一半后,他们只投中一球,魔术将比分追成85-89。
比赛还有1分30秒时,奥拉迪波投中三分,魔术以101-99反超。
两度战平之后,在比赛还有1.5秒时,奥拉迪波突破上篮得手,魔术以105-103再度领先。
公牛仍有最后的机会,但在比赛还有0.4秒时,邓利维失误,只得遗憾地接受败局。(吴哥)
本赛季NBA季后赛已经开打,在今天上午举行的西部首夺对决中,金州勇士坐镇主场以121-104大胜洛杉矶快船,取得开门后。比赛中凯文.杜兰特和贝佛利因为几次正面冲突被裁判双双驱逐,场面甚是火爆。裁判的激情判罚已经成为了比赛不可或缺的部分,希望他们在给比赛带来公平的环境同时,也可以增加比赛的看点。以下是本年度NBA季后赛的裁判名单:
图片来源:新浪体育 NBA
https://sports.sina.cn/nba/other/2019-04-13/detail-ihvhiewr5466421.d.html
NBA官方今天宣布,腾讯获得NBA未来五个赛季的网络独家直播权。懒熊体育得到独家消息,双方的合同金额为5年5亿美元(约31亿人民币)。
1月28日,NBA相关人员已经到新浪、乐视体育传达这次谈判的最终结果。同时,NBA也跟腾讯方面沟通如何对外发布这一消息。NBA的这一行动,被相关人士解读为“礼节性的情义”。
这就意味着,如今在新浪、乐视、腾讯等网络平台均可以看到NBA直播的格局,将从下个赛季起被打破。NBA将之前授予新浪、乐视体育、腾讯这三家的所有权益打包卖给了腾讯一家。腾讯为此付出的代价是5年5亿美元,每年的版权成本相当于新浪目前合同的五倍。
“我们一个赛季会播600场,这是之前几家播出之和,”腾讯内部人士对懒熊体育说,此外,腾讯还会进行收费直播、NBA社区、官方游戏等深度合作。
腾讯目前每周仅可直播两场NBA比赛,而新浪每天都可以直播一场,而且拥有季后赛第二轮到总决赛的独家转播权。无论是从影响力还是商业价值上,腾讯体育目前的影响力都与它的流量不匹配。
“(这)对新浪打击不小,”一位消息人士对懒熊体育说。
新浪生产体育模式的结束?
在这次参与NBA谈判的三家中,新浪或是最不愿意放弃NBA的。有一个细节是,在新浪拿到NBA官方合作伙伴的权益后,新浪所有员工的名片上都印上了NBA的标志与合作伙伴的身份。这种突出,也暗示了NBA对新浪的重要性。
2010年,新浪跟NBA签了3年协议,价格约为每年700万美元(约4400万人民币),每天可以播放一场NBA比赛。2013年,受新浪微博业务拖累,新浪放手一搏以每年2000万美元(约1.6亿人民币)拿下NBA“2+1”(两年合同,但第三年新浪有优先续约的权力)的续约合同,除了比赛直播,NBA官方社区也落户新浪。
“我想熟悉新浪的在座各位一定知道,新浪其实开始时就是一个体育网站,多年来我们已经从体育网站发展成为多元化的门户网站。”2010年,在新浪跟NBA签约发布会上,董事长曹国伟说。
不过,这个依靠1998年法国世界杯,在陈彤带领下而开创门户时代的网站,一直采用的方式是小成本、节衣缩食(最初很少购买赛事版权)来生产体育资讯,这种过去十多年一成不变的模式,也获得了用户的认可与口碑。但是,现在这一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一个信号是,2012年诞生的乐视体育,核心方向是购买各种各样的赛事版权,包括英超、欧洲五大联赛、F1等赛事,甚至一些低级别不被人关注的赛事也购买。与此同时,PPTV也是这个路径,只是他们对足球领域的版权过于狂热,甚至葡萄牙、澳大利亚等小联赛也已买下。
这就意味着,要不了多久,乐视体育和PPTV等甚至存在垄断所有赛事的可能,他们的方向都是做中国的ESPN。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价值,”NBA前总裁大卫·斯特恩曾说,“你拥有的平台越多,你在购买转播权的谈判中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体育不同于其他行业,这是一个重版权与资本的行业,它需要通过囤积大量版权与资本运作,打造自己的影响力。而到那时候,即使NBA、世界杯、F1等赛事少收一点转播费,他们也愿意留在这样的平台——而那些风光无比的球星,也自然更愿意接受这样媒体的采访。
自然,新浪和腾讯都看到了这一点。尽管有人分析,在这次谈判中,新浪是“主动”放弃,但也有消息人士对懒熊体育说,新浪在最后时刻其实并没有放弃,他们以其他方式报了跟腾讯一样的“天价”,只是NBA最终选择了腾讯的真金白银。
腾讯敢于火拼的理由也很充分。如果这次谈判被乐视或新浪拿到,那么未来腾讯门户的处境会非常尴尬,这跟中国“BAT”三足鼎立的名头与影响力极不相称。这家具有社交基因的互联网公司,曾在微博时代被新浪压制,但通过微信它又获得了大部分人的关注与影响力——甚至直接决定新浪微博的生死。
另外,在这个时候增加体育的投资有一层很微妙的意义。谁都明白,当下政府对体育有多热情,各种满天飞的政策与资本已经搅动了体育行业。见多识广的富豪们更是提前进行布局,比如,马云持有恒大的50%股份,王健林除了购买西甲马德里竞技的20%外,还会再下血本投资体育。而位于福布斯财富榜第三名(2014年)的马化腾,当然明白这一点。
所以,在这个背景之下,新浪再依靠过去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曹国伟必须得为新浪想出一条新的出路,他其实不必对失去NBA过于不痛快,因为这仅仅是对“新浪模式”的一个最好刺激与提醒。
腾讯与NBA未来五年怎么玩?
目前,腾讯已经在招兵买马,因为“天价”拿下这个版权后,腾讯的高管必须得让其物有所值——尽管马化腾可能会有其他层面的布局。
NBA给腾讯的想象空间很大。比如,新浪上一份合同争取来的官方社区,并未取得成功,目前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而具有社交属性与庞大流量的腾讯,势必会在这方面进行尝试。要知道,腾讯的QQ是一个“巨无霸”,它可以打通所有阻碍人类交流的“城墙”。
“社交、社区都是噱头,核心还是视频直播点播本身能否把PV与UV做上去,”一位消息人士对懒熊体育说。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多位人士对懒熊体育称,腾讯除了视频,重点还是游戏,这是腾讯的长项。一个数据是,2014年第三季度,腾讯网络游戏收入增加34%,至人民币113.24亿元,移动游戏收入为26亿元,但环比增速仅为2.2%。
根据调查机构Super Data发布的数据,在2013年全球网络游戏收入前十中,腾讯的游戏占了三个,它们分别是:《穿越火线》、《英雄联盟》和《DNF》。《穿越火线》2013年总营收9.57亿美元,《英雄联盟》2013年全球总营收6.24亿美元,《地下城与勇士》2013年总营收4.26亿美元。
所以,如果腾讯能够通过NBA视频直播聚拢更多的消费人群,那么,下一步的游戏开发与推广,就会变得水到渠成。考虑到腾讯跟NBA签约的是5年大合同,可以想象他们在这方面是有所布局,甚至可以允许自己在开始一两年进行摸索与尝试。
当然,在这次谈判中,最大的受益者或许就是NBA了。他们刚跟ESPN/TNT签下的转播协议,年价差不多是原来的三倍,而中国光互联网转播权一项,收入更是接近五倍。
一方面很多人会惊讶于NBA为何能有如此大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对NBA在中国的贡献也有所不满。这可以理解,毕竟,NBA所能出售的多是知识产权方面的东西。
很多人依然能记起的是1989年,斯特恩为了与央视谈成NBA比赛转播,在寒冷中等待了近两个小时……此后,NBA为了开拓这个市场派出了大量的NBA球星、举行NBA中国赛、开设专卖店等,但NBA清楚,它在中国并不会像在美国那样成功,这个被政府过度垄断的市场,任何一个联盟想在这里获得成功都没有那么容易——成功就意味着不断妥协,而NBA是一个坚持不妥协的联盟。
不过从商业的角度上说,NBA已经成功了。一个数字是,2008年NBA中国的市场估价就达到了20.3亿美元,而根据《体育商业报》(Sports Business Journal)在2010年的评估,NBA中国的年收入就达到1.5到1.7亿美元。现在,这一数字更是翻了多倍。
NBA也必须想清楚,为什么有一部分人对其在中国的落地表示不满?而NBA连续获得安踏、腾讯这样的大合同后,想要持续获得足够的影响力与商业回报,也得想方设法回报这个市场,以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
可以看出,斯特恩的继任者萧华有着明显不同的策略,他为了获得中国市场的支持还专门起了中国名字,也特别重视新媒体与电商等,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
体育商业第一媒体,更多内容请关注懒熊微信:lanxionglanq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