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世界杯意大利阵容以及法国和意大利是一个国家吗

2023-12-17 13:21:10
jrs直播在线 > 世界杯 > 06世界杯意大利阵容以及法国和意大利是一个国家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06世界杯意大利阵容,以及法国和意大利是一个国家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意大利历史最强11人,巴乔与托蒂时空对话,布冯只能替补

序言

意大利是一个兼具浪漫与热情的国度,他们的国风在足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欧洲足坛最强豪门之一,意大利从1934年到2006间拿到过四次世界杯冠军,仅次于前方的五星巴西,与德国并列第二。

毫无疑问,意大利和德国是欧洲足球最耀眼的两道门面。他们的比赛风格却正好处于两个极端,比起日耳曼人的枪烟炮雨,欧罗巴人更喜欢向世人展现他们的防守美学。

如果能将意大利历史上最好的球员聚合在一起,那么足坛或许将会迎来大结局。

意大利

意大利最强11人(阵型:4222)

门将:佐夫

其实在门将位置上,意大利有两个人选令人难以抉择。

一个是上世纪60到80年代活跃在世界足坛的门神佐夫,另一个是上世纪90年代到如今仍在踢球的门神布冯。

他们二人的职业生涯时长都令人惊叹。

佐夫40岁才帮助意大利队拿到世界杯冠军,并且在年轻时还随队捧起过一座欧洲杯冠军。

而布冯也帮助意大利队拿到过2006年的大力神杯,如今44岁的他依然宝刀未老,正效力于意乙联赛的帕尔马队,这也是布冯梦开始的地方。

不过结合荣誉和他们表现出来的实力来看,佐夫显然还是要略胜一筹。

他从小就以雅辛作为榜样,经过日复一日的锤炼研磨之后,佐夫终于成为了意大利足球史上最好的门将。

佐夫

当然,1978年出生的布冯同样也非常优秀,从1994年到2023年,他已经保持了近30年的高竞技水准,我们也亲眼看着他从俊秀少年成长为如今的成熟大叔。

这个把自己前半生都献给足球的男人在过去三十年中拿到过的荣誉数不胜数,他曾随意大利队捧起过2006年世界杯冠军,并帮助尤文图斯获得过10座意甲冠军,6座意大利杯冠军以及1座意乙冠军。

布冯

左后卫:马尔蒂尼

大名鼎鼎的马尔蒂尼不仅是意大利队史最强左后卫,同时他也是世界足坛最强的后卫之一,无论中卫还是边卫,历史上都没有几个球员能够与之抗衡。

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AC米兰度过,从1984年到2099年,马尔蒂尼代表米兰出战901场比赛,并帮助球队拿到5座欧冠奖杯及诸多冠军。

作为一名后卫,马尔蒂尼非常善于用脑子踢球,他总是能出现在让自己和队友都能获得优势的位置。

并且马尔蒂尼的脚法也非常了得,许多前锋与他正面对抗时都只能吃瘪。

年轻时的他绝对是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后卫之一。

马尔蒂尼

中后卫:巴雷西

与一人一城的马尔蒂尼一样,弗朗哥.巴雷西的职业生涯同样只效力过AC米兰一家俱乐部。

从1977年到1997年这二十年时间里,巴雷西代表米兰出战714场比赛,贡献了31球10助攻的数据,并随队夺得过三次欧冠冠军,89/90赛季还作为后卫拿到过意大利杯最佳射手的荣誉。

国家队层面,巴雷西帮助意大利夺得了1982年世界杯冠军。

巴雷西

中后卫:卡纳瓦罗

卡纳瓦罗是中国球迷的老熟人了,教练时期的他曾经执教过天津、恒大和国足等球队,并率领广州恒大夺得过2019年中超联赛冠军及2018年中国超级杯冠军。

但实际上球员时代的卡纳瓦罗更加夺目耀眼。

他是2006年意大利捧起大力神杯的绝对功臣,凭借出色表现,那一年卡纳瓦罗也毫无疑问地夺得了金球奖及世界足球先生。

作为中后卫夺得这两项荣誉,他的实力必然是毋庸置疑的。

卡纳瓦罗

右后卫:赞布罗塔

赞布罗塔是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10年代足坛最强的后卫之一。

他曾效力过尤文、巴萨、米兰等多家豪门,虽然俱乐部层面错过了各家俱乐部的巅峰时期,但赞布罗塔在他最强的年华遇上了最好的意大利队。

在速度、盘带方面具有极高造诣的赞布罗塔绝对是意大利最强的边后卫,他一个人就能突破对面的整条边路,并且他的传中能力也非常罕见。

这样一个极具天赋的天才是任何球队都想拥有的。

赞布罗塔

后腰:皮尔洛

皮尔洛的教练生涯并没有令尤文球迷感到满意,在他率领球队的9个月时间仅仅获得65%的胜率,但其实他的继任者阿莱格里也并没有比他做得更好,至少皮尔洛还率队夺得了20/21赛季的意杯和意超杯的冠军。

与如今窘迫现状不同,球员时代的皮尔洛绝对是大师级的巨星,他的脚下技术相当精湛,无论任意球质量还是传球、直塞的准确度都是天花板水平。

皮尔洛的许多精彩进球和助攻都值得我们一看再看,他绝对是意大利最好的中场大师。

皮尔洛

后腰:加图索

加图索和皮尔洛是一对老冤家,他们虽然在俱乐部和国家队都做过队友,但两人关系并不友好,甚至可以用恶劣来形容。

如今他们二人都成为了教练,并且恰巧还执教过死敌球队(尤文和米兰)。

或许他们会在足坛中一直相爱相杀下去,但这并不影响二人可以共同成为意大利最伟大的中场传奇。

与皮尔洛的技术特点有些不同,加图索更倾向于用身体素质去抵挡对方的进攻,有他坐镇后腰,意大利队防守压力必然会减轻许多。

加图索

前腰:巴乔

“忧郁王子”巴乔的故事早已镌刻在诸多球迷心中,我们不需要再去回忆他的悲情岁月,只要记住他是一位容颜俊郎、球技精湛的传奇便足够了。

巴乔不仅拥有鹤立鸡群般的脚法,他的终结能力也是当世一流,在球队需要中锋时,教练也完全可以完全信任他。

他曾效力过尤文、米兰、国米等多家豪门,并在1993年拿到过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

巴乔

前腰:托蒂

意大利的忠将非常之多,狼王托蒂同样是一人一城的典范。

从1993年到2007年,托蒂从未离开过罗马队,哪怕某几年球队的成绩并不乐观,他也丝毫没有想过分道扬镳。

虽然没能和罗马一起捧起欧冠奖杯,但托蒂还是随球队拿到过琳琅满目的荣誉,06/07赛季,他也在罗马队拿到了个人唯一一次欧洲金靴。

虽然托蒂更多地是出现在中锋位置,但由于这个位置有更合适的人选,故此将他放在同样擅长的前腰位置。

托蒂

中锋:保罗.罗西

保罗罗西出生于1956年,效力过维罗纳、米兰、尤文等意甲豪门。

他是上世纪80年代最火热的前锋之一,帮助意大利队获得过1982年世界杯冠军,并拿下该世界杯金靴和年金球奖。

在意大利队效力的48场比赛中,罗西打入20球并贡献5粒助攻。

保罗.罗西

中锋:梅阿查

如今国米和米兰的共用的梅阿查球场便是以这位传奇的名字命名。

他是上世纪30到40年代意大利最伟大的传奇,历史地位能排进前二十甚至前十。

梅阿查曾在1934年和1938年帮助意大利队夺得世界杯冠军,并获得过三次意甲金靴。

梅阿查

法国罕见的硬气:退出北约,硬刚美国,转头就和中国建交

文丨学妹谈历史

总有人说,法国喜欢投降,“没有人能在法国投降前击败法国”,其实,法国也是有硬骨头的。

前段时间,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中国,让美国人有点下不来台。

马克龙

最近法国不太平静,有人说,这是来自美国的报复。不得不说,美国搞乱其他国家的本事越来越炉火纯青了,不止搞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连相同社会制度的“老弟兄”也开始搞。

美法交恶,在历史上不是第一次。交恶后法国亲近中国,在历史上也不是第一次。

一、1958年,美国和法国闹掰了

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掌法国政权,不久后法国就和美国闹翻了。

为啥闹翻?

很简单,跟今天一样,美国自认为是北约的首脑,想在欧洲说了算,对其他欧洲成员国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并以“北约的共同利益”为理由,把其他国家绑在了自己战争的车轮上。

戴高乐

戴高乐可不是个软柿子,法国也很硬气,直接就“谁才是欧洲的主人”这一关键问题和美国开始了硬碰硬,坚决捍卫自己的主权和利益。除此之外,法国还积极联系西欧五国(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共同抗衡美国。

美国怎么能容许自己曾经的“小弟”不听话呢?于是,美国在军事上对法国步步紧逼,甚至逼迫法国交出自己的核武器,加入自己所主导的所谓的“多边核力量计划”。

经济上,美国怂恿自己的“亲儿子”英国挤入欧洲共同体市场,以削弱法国在这一体系内的主导力量。

法国被彻底逼急了眼,戴高乐表现出了一贯的强硬,直接拒绝在部分禁止核武器条约上签字,并退出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机构,美国和法国的矛盾进入白热化。

二、为了对抗美国,法国试图得到中国的支持

当时的中国,虽然建国才十年左右,但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并通过抗美援朝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法国认为,中国将是法国抗衡美国的重要砝码。

于是,1963年10月,富尔作为戴高乐的密使来到中国,商讨中法建交事宜。

中国的态度如何?

中国并不反对和法国建交,一方面,如果能够与法国建交,将会密切中国同西欧各国的联系,打破美国的包围和封锁;另一方面,法国维护自身主权和利益、对抗美国霸权的态度,中国是认可和支持的。

毛主席与富尔

因此,中国给了富尔高规格的接待,毛主席、周总理都会见了富尔,尤其是周总理,先后六次 与富尔会谈,亲自敲定了多项事宜。

富尔也充满诚意,他坦言,戴高乐将军认为,中法作为两个大国,领导人到现在还不能进行会谈是不正常的,因此派我来与中国领导人会面。但是,这次会面最好不要公开,这并不是掩盖对中国的感情,而是担心外界大做文章,反而不利于我们安静的讨论。

富尔拿出了戴高乐的亲笔信,并把信交给了周总理。这一举动可谓诚意满满,因为富尔说“这封信你们可以拿回去,慢慢看,两天后还给我”。这就意味着法国愿意让中国通过翻拍或复印留下一份实实在在的证据,证明法国曾经主动联系过中国。

周总理格局更大,他接过信后看了看,接着还给了富尔,说“我们一向有这样的愿望,阁下上次来时我就说过,但当时觉得时机不成熟,但我们愿意等待。”

周总理高度赞扬了戴高乐在反抗美国霸权中的表现,并说“一个国家应该如此,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因为一个国家的事务只能由这个国家自己解决”。

会谈看起来开局不错,但内里却有很多难以迈过去的鸿沟。

周总理与富尔

三、最大的分歧:一个中国还是两个中国?

中国与其他国家建交,台湾问题是绕不开的。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宁缺毋滥,要想和我建交,必须和台湾当局断绝关系,只承认一个中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富尔表示,抗战时戴高乐将军和蒋介石是一个战线的,突然断绝关系好像不太合适。

周总理表示,台湾问题是原则问题,不要把个人关系和国家关系混杂。他直言不讳:“不解决对台湾的关系问题,中法不可能建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

富尔退而求其次,称可以考虑把法国政府在台湾的驻外机构降级,只保留一个人。这一提议被周总理严词拒绝。

富尔又搬出“地位未定论”,试图说服周总理,这次讨论的是中法建交问题,台湾问题是另一个问题,试图含糊而过。

周总理是身经百战的外交家,怎么能看不出富尔心里的小九九,表示只有解决台湾这一问题,才有可能讨论接下来的问题。

法国之所以在台湾问题上屡屡下不了决心,其实还是一个面子问题。戴高乐不愿意“附加条件的与中国建交”,而应该不带任何条件的和中国建交。

考虑到这一点,周总理决定适当让步,那就是不再要求法国以书面方式宣布“放弃台湾”,而是改为中国单方面申明一个中国立场,法国予以承认,并以实际行动支持。

同时,为解决先建交还是先断交的问题,周总理果断提出了中法建交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法国通过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向中国政府提出正式照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建议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和互换大使。中国政府复照表示愿意建交,并在照会中申明“我们认为法国政府采取这一行动意味着法国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第二步,中法相约同时发表上述往来照会,分别到对方国家建馆。

第三步,则要看台湾当局的表现。如果他们看到照会后主动撤出法国,法国就要响应撤回在台湾的外事机构。如果他们赖着不走,法国可不驱逐他们,但不可再将其视为外交官员,而是当做普通侨民。

周总理一番操作,完美的把“有条件的承认”变成了“附加解释的承认”。法国的面子有了,中国的实惠得了。两全其美。

富尔心满意足的回国复命,戴高乐也很快同意了建交方案。戴高乐是很着急的,当初他给富尔下的命令是“两周内完成与中国建交”。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发表联合公报,正式宣布建立外交关系,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

中法两国作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建交所引发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两个国家都是利大于弊。而这次建交,是美国的霸权行径促成的。

今天,美国的霸权行径更加变本加厉,等待它的可能又是一轮盟友的离心离德。

作者:piikee | 分类:世界杯 | 浏览:21 | 评论:0